当前,全省正值“七下八上”防汛关键期,诸城市统筹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力量,以“立足实际、精 准施策”为原则,织密织牢防汛安全 网,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严格落实会商研判和值班值守机制。定期举行防汛会商研判会,集合应急、市政、气象、水文等多成员单位,对雨情、水情、汛情信息进行精 准分析和预测,实现对汛情变化的实时掌控,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。实行“领 导带班、专人值守、全员备勤”的全天候值班模式,确保信息传递及时、准确。建立“每日一通报”机制,通过视频和电话抽查、现场检查等方式,对市管水利工程、小型水库防汛“三个责任人”在岗情况进行督察,杜绝脱岗、漏岗现象。
持续开展防汛风险隐患排查整治。坚持“汛期不过、检查不停、整改不止”,建立“日常排查+动态复查”长效机制,各部门单位对涉及度汛安全的水库、水闸、堤防等水利工程常态化开展“起底式”排查,做到隐患排查和整治全覆盖、无死角,适时增加巡查频次,确保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隐患。动态复查紧盯强降雨、台风等恶劣天气前后,组织专业人员对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进行再检查、再复核,降雨后第 一时间查看是否出现新的问题隐患,做到“即查即改”,切实筑牢汛期安全防线。
实施市县“1+1”临灾预警叫应机制。立足“防大汛、抗大旱、救大灾”原则,严格落实直达一线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,动态调整预警阈值,使其更贴合实际情况,提高预警的精 准度,做到早预警、早准备。完善市、县、镇、村四级责任制,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与具体措施。通过电话、短信、广播等多种手段,确保临灾预警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到每一位受威胁群众。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、有序转移,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。
刘建俊 葛安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