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汛以来,面对严峻复杂的天气形势,垦利区委、区政府坚决贯彻省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安排部署,坚持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,以充分的准备、有力的行动,打好防汛备汛“主动仗”,织密防汛备汛“安全 网”,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一、构建严密组织体系,压实“责任线”。一是完善责任体系。严格落实“雨情汛情就是命令”的工作要求,组织召开全区防汛备汛专题培训会,压紧压实行政首长责任制和包保责任制,强化属地管理责任,调整并公示区、镇、村三级防汛责任人和包保责任人607名,筑牢“横到边、纵到底、全覆盖、无死角”的工作体系。二是优化运行机制。调整优化《垦利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调度方案》,分解响应步骤,细化责任落实,构建区内组织健全、架构科学、保障有力的指挥体系,形成指挥得当、反应灵敏、联动迅速、运行畅通的防汛工作格局。三是精 准修订各类预案。在全 面评估现有防汛应急预案的基础上,及时修订完善11条内河河道防御洪水预案、超标准洪水防御方案、7座水库应急预案、水库汛期运行调度计划等各类预案,切实提高预案针对性、时效性和可操作性。
二、全 面清除风险隐患,织密“排查线”。一是闭环整改到位。聚焦重点领域、重点区域、重点部位,持续开展拉网式、地毯式风险隐患大排查,统筹抓好单位自查、重点行业检查和防指综合检查,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实行闭环销号管理和跟踪督办,对短期不能彻底整治的隐患,落实应急度汛措施,坚决杜绝“带病入汛”。截至目前,共发现风险隐患点72处,现已全部整改完成。二是物资储备到位。更新补充防汛物资储备,规范紧急情况下应急物资调拨程序,切实保障防大汛、抢大险需求。截至目前,全区共储备防汛抢险物资编织袋11.6万条、土工布3万平方米、编织布2.1万平方米、铅丝28.11吨、铁丝7.62吨、各类水泵17台、发电机15组等79个品类14万余件。同时,采取“实物储备”和“协议储备”相结合的方式,加强社会化储备管理,做到动态补齐,确保关键时候拉得出、用得上。三是应急队伍到位。加强以消防救援队伍为主的综合性应急处突队伍建设管理,将民兵、武警部队纳入全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,建成6方面41支1678人的防汛队伍,形成了“属地为主、区镇联动、部门协同”的防汛抢险应急救援力量格局。
三、巩固长效安全防线,延伸“保障线”。一是风险预警“智慧化”。依托“都水”智慧化信息平台,深度融合DeepSeek,畅通基层防汛预警、水库河道综合管控和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,不仅实现水库巡查、动态监控实时在线,还能实时采集传输处理水库水位、雨量、蓄水量、图像、大坝安全等数据,实现了防汛要素信息的实时感知和紧急情况报警预警,为提前防御、科学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撑。二是动态分析“智慧化”。集成以往汛期的影响时间、积水地段以及期间的区域雨量、水位过程等,充分发挥90余路视频监控点、50余处重点水位监测点作用,强化对新旧数据的比对分析,充分发挥数据整合优势,提高了水旱灾害防御水平。三是成果共享“智慧化”。与大数据中心、公安等部门联动,整合了260余路广场公园监控,共享了公安部门200余路道路监控,并选取中心城区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2条重要河道和25个重点积水监测点,通过物联感知、GIS等技术,实现对中心城区部分河道水位和部分低洼路段等点位的24小时在线监测,准确掌握河道水位变化情况,及时精 准分析城区河道泄洪排涝现状,有效提升城市汛情分析研判和指挥调度效率。
宋淑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