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“三夏”期间,受降水不足、高温晴热天气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,农作物生长面临严峻挑战。为有效应对高温干旱天气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,禹城市水利局在多方保障农业灌溉引水的同时,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,进行节水宣传和技术推广,引导农民采用滴灌、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,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。
6月17日,在房寺镇桥头孙村村民孙建民的农田内,一排排自动喷灌机正在为刚播种不久的玉米田喷灌。只见细密的水花均匀地洒在田间,滋润着土壤,相比传统漫灌节水40%以上。“过去50亩地浇水要2个人干3天,现在300多亩地,我一个人两天就能浇一遍。”孙建民展示的智能灌溉系统,可根据土壤墒情自动调节水量,确保玉米“一播全苗”。
今年,全市11个镇街新增5万余亩耕地采用了滴灌、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,以农村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为主体,统一规划、统一技术、统一服务,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和科学灌溉水平。
据禹城市水利局党组副书记于凌运介绍,为更好服务于当前夏灌工作,水利局统筹部署,实行班子成员包乡镇,根据乡镇的具体情况,利用河道的水、水池的水、水库的水、机井的水,推广节水灌溉技术,全力以赴服务“三夏”生产,目前已完成灌溉面积65万亩,完成比例83%,为全年粮食丰收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。
杨友田